
麥積區(qū)融媒體中心訊(記者 白梨 莫哲濤)“我是殘疾人,但我的思想不殘疾!”12月19日,在麥積區(qū)中灘鎮(zhèn)雷王村的天水潤坤食品有限公司,王冠明在高高掛起的手工掛面之間穿梭,仔細觀察掛面的晾曬情況。望著隨風晃動的掛面,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。
在麥積區(qū)的手工掛面制作行業(yè),提起王冠明,幾乎無人不知,無一不豎起大拇指。他雖然身患殘疾,但是卻憑借自強奮進和勤勞誠信走出了一條創(chuàng)業(yè)致富路,改寫了自己的人生軌跡,同時,帶動和影響了眾多村民走上了產(chǎn)業(yè)致富的道路。
時間回溯到2001年,對于王冠明來說,那是漫長又煎熬的一年。還在上初中的王冠明在一次意外中受傷,造成肢體二級傷殘,左半身半癱瘓。在醫(yī)院救治時,王冠明曾被多次告知可能終身癱瘓,臥床不起。對于當時的王冠明來說,這個診斷結(jié)果猶如晴天霹靂。他從一開始的不能接受,到后來慢慢接受,王冠明在一次次掙扎和痛苦中感到無助和彷徨。

提及過往,王冠明難掩回憶的傷感,但始終面露微笑,“剛得病的時候,行動不便很難適應,覺得命運對自己太不公平。我才13歲,正是青春年華,看著其他同學背著書包上學,而我卻連自理都不行,傷感又絕望。但我心里知道這一生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我得讓自己站起來。”

由于身體的不便,王冠明在成功之路上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酸和艱辛。出院后,他只能在工廠和小區(qū)里做一些看守工作來掙自己的醫(yī)藥費。“剛出社會,遭受了不少白眼,但是善良的人還是居多,他們教會了我很多人情世故!蓖豕诿餍χf,“等錢攢得差不多了,我就去北京附屬二院接受了更加全面的治療。在治療的過程中,我見到了很多腦癱患者,他們給了我深深的觸動,當時我就在想,我比他們幸運多了,我的命運不該是這樣,作為一個男子漢,徒手改寫自己的命運迫在眉睫!

生活遭遇的不順,培養(yǎng)了王冠明不愿屈服、自強自立的頑強意志。在此期間,王冠明嘗試過大大小小的工作,養(yǎng)過豬、送過水、當過保安……人生的歷練讓王冠明更加堅信自己站立起來的決心。2020年,王冠明回家創(chuàng)業(yè),嘗試做家鄉(xiāng)特產(chǎn)——手工掛面。剛開始沒有技術(shù),不懂方法,王冠明就去前輩家里做學徒,通過自學、請教、參加技能培訓,不斷地汲取做掛面的知識。2021年,王冠明的掛面廠正式掛牌成立。

“良心做事,做善事,善心如初!边@是王冠明的口頭禪,也是他的品牌理念。掛面廠的成功運營并沒有讓王冠明忘記初心,多年來,他不僅讓自己和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,還經(jīng)常為失學兒童、孤寡老人捐款、資助村里的公益事業(yè),帶動鄉(xiāng)親們共同致富!白鲞@個‘真善無界’品牌的理念,就是我們要力所能及幫助別人,擔負起社會責任,F(xiàn)在,我們掛面廠在慢慢發(fā)展中,以后如果能夠發(fā)展起來,壯大、強大的話,我希望能夠提供更多工作崗位給需要的人,去幫助那些人或者為社會多做一些貢獻!蓖豕诿髡f道。

“自從這個廠建起以來我就在這里上班,已經(jīng)快三年的時間了,廠里非常照顧我們這些留守婦女,逢年過節(jié)也會給我們發(fā)放福利,在廠里上班特別人性化,王廠長對我們工人特別好。”掛面廠工人霍銳鑫說。

王冠明的成長經(jīng)歷,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自強自立、奮發(fā)向上的拼搏精神,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,“人生就應該去拼搏,不放棄、不拋棄,努力過,才不會后悔。只要腳踏實地去奮斗,殘疾人同樣可以走出屬于自己的金光大道!”【編輯 姚苗】
(新聞來源:麥積區(qū)融媒體中心 轉(zhuǎn)載:李俊鋒) |